健康科普

HealthScience

【“胃”爱守护 非“肠”放心】从"谈癌色变"到"早癌可愈",抗癌规则正在被改写

时间: 2025-04-01
来源: 浙医健衢州医院(浙江衢化医院)
点击: 22

76岁的李奶奶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结肠腺瘤,当全家人为"癌症"二字揪心时,微创ESD技术不仅根治了癌症,还让老人避免了开腹手术和化疗之苦。

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医学突破?让我们走进消化中心的"微创抗癌"现场。

三个月前,李奶奶在子女坚持下做了胃肠镜检查。

结肠肝曲发现一枚2.5cm的宽基息肉,表面呈现异常血管网——虽然病理提示腺瘤,但经验丰富的消化中心主任毛建生当即意识到风险。

"患者息肉基底宽、位置刁钻,经腹部CT等检查,无明显禁忌症,虽然可以用传统手术切除该病变组织,考虑到患者高龄,我们决定采用更精细的ESD技术来切除该病变组织。"毛建生说道。

ESD(内镜下粘膜剥离术)

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早期胃肠道肿瘤、癌前病变及胃肠粘膜下肿瘤可完全在内镜下予以切除,这就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,是一种经济、安全、可靠的治疗消化道表浅病变的方法。

30分钟微创手术改写命运

手术室内,高清内镜精准锁定病灶。

医生通过注射针在息肉下层建立"液体垫",随后用特殊电刀像"微雕"般层层剥离。

仅30分钟,整块病变组织被完整切除,创面予以钛夹封闭。

术后病变组织病例提示:管状腺瘤伴局部癌变。

通过ESD技术把病变完整切除,而且切缘阴性,李奶奶无需追加外科手术,更避开了化疗放疗!

相比传统手术动辄切除10-20cm肠管,ESD仅去除病变黏膜层,完整保留肠道结构和功能,术后无造瘘、体表无创口、创伤小、出血少、恢复快,而且免除放化疗的痛苦!

早癌筛查:藏在胃肠镜里的生机

消化道肿瘤不可怕,可怕的是发现太晚!"毛建生指出:

- 50岁以上人群应每3-5年做胃肠镜

- 出现便血、排便习惯改变需立即检查

- ESD技术可将早癌完整切除

从"谈癌色变"到"早癌可愈",ESD技术正在改写抗癌规则。

专家提醒

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隐匿,定期胃肠镜检查就是最好的"抗癌保险"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让更多患者像李奶奶一样,在微创时代重获新生!

消化中心

浙医健衢州医院(浙江衢化医院)消化中心成立于2001年,是衢州市重点建设学科,2019年获得全国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基地称号,2022年获得中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建设基地称号。

消化中心率先在衢州市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,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“4E”为中心的特色治疗技术及消化道狭窄的扩张、支架置入术等各类内镜治疗先进技术。在治疗胆管结石、梗阻性黄疸、早期消化道肿瘤、急慢性胰腺炎、肝硬化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、炎症性肠病、脂肪肝等消化道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
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:0570-3617271

客服咨询电话:0570-3617212

地址:浙江省衢州市衢化文昌路62号

公交路线:公交路线:K1路、102路、103路、 18路均可直达巨化生活区或巨化滨五区下车

订阅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