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HealthScience
院务信息
“吸氧!开通静脉通道”
“外伤局部包扎”
“补充凝血物质!”
“血红蛋白很低,需要马上输血”
“联系手术室,马上准备手术”
......
急诊抢救室里
围着浑身是血的患者
所有医生护士都在有条不紊中快速奔跑
一场硬仗正在打响
意外突发
深陷生死边缘
早上7点40分,张强(化名)在上班途中发生车祸,双臂不幸被汽车碾压,情况危急,立即送至当地医院治疗。由于当地医疗条件受限,医生建议其家属赶紧转院治疗,不然时间拖得越长,面临截肢的风险越大。
严重外伤,大量失血,意识模糊,血压极低,生命垂危......事发3小时后,张强被紧急转至我院。接到消息的创伤小组组长徐郁颖随即启动创伤小组。
迅速开通静脉通道,加快输液速度快速补液,纠正休克,吸氧,心电监护,完善各项检查,排除内脏损伤......不到十分钟,ICU、骨科、骨二科、输血科、麻醉科等创伤小组成员先后赶到急诊抢救室。
“血红蛋白4.5g/L,纤维蛋白原只有0.8g/L,太低了,赶紧联系输血。”一环紧扣一环,26分钟内,新鲜的血红细胞悬液、血浆、各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流入张强体内,生命体征稳住了。
争分夺秒 快速决断
保命!保肢!
患者出血多,受伤时间久,现在双臂没有知觉,摸不到动脉搏动,我们怀疑有血管神经损伤,肢体缺血时间越长保肢的难度越大。
然而,时间不等人。从事发到现在,张强手臂缺血、缺氧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,处于严重休克状态,大出血已危及到了生命,院外长时间的转运,生命体征进一步恶化。
保命?还是保肢?“截肢”也许是最迫不得已的解脱,但对于医院骨科团队来说,“截肢”绝对不是要优先考虑的选择。综合评估后,创伤小组成员一致拍板决定:开通绿色通道,立马手术,保命的同时保肢!
手术的前提是麻醉医师为患者“保命”,保住患者生命的同时才有手术的机会。根据张强身体状况,麻醉科提前做好麻醉评估,全程监测生命体征,确保手术的万无一失。
血管完全断裂,吻合需要的是时间和速度,一分钟也不能耽搁!手术台上,面对“支离破碎”、“血肉模糊”的“断臂”,在罗志军主任的带领下,骨科团队沉着冷静,认真探查,仔细分离断裂的骨头、修复血管神经、开展创面修复。
终于,经历四个多小时,医生们完成了离断吻合,张强的生命、手臂都成功保住了!手术室里传来了阵阵掌声,医生们也在微信群分享了这个好消息。术后,患者转入ICU继续观察救治,和医护人员们一起面对感染、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考验。
多学科联动
抢救生命跑出“加速度”
安顿好患者,已近傍晚,面对坐立不安的家属,医生们耐心地安抚情绪,交待好病情才回去吃饭。“如果不是你们的全力救助,我爱人的手臂可能就保不住了,真的太感谢了!”张强的爱人哭着说。
“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而紧急的,大多具备不可预见性、救治紧迫性、伤情多系统性等特点。”创伤小组组长徐郁颖说道,为此,医院将抢救前置,从患者到达医院后被动等待医生,变成医生主动等待患者。
每一名患者评估伤情后,由创伤中心联系相关科室“全院联动”,实现“院前-院内”“院内-团队”的实时交互多学科救治,至少提高1倍的救治效率,可以为患者后续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。
抢救室的门隔开了患者和家属,连接的却是生与死。室内是危急与挑战,室外是信任和期盼。整合院内优势学科,我院创伤中心集中医院“硬核”医疗资源,已组成一条无缝连接的救治链,抢救生命实现了再快1秒的“加速度”。
浙医健衢州医院(浙江衢化医院)
创伤中心
我院于2018年4月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,被授予“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”。医院创伤中心承担着突发事件、公共性群体伤害事故等危及生命的创伤性疾病救治任务,如严重颅脑外伤、胸腹部联合伤、严重骨盆骨折、大面积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等,形成了紧密协作的严重创伤实体化救治模式和多学科创伤运作机制。
医院创伤中心将持续推进优化组织建设,加快推动完善创伤救治体系,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,降低创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,让患者不仅活下来,还要“有质量的生活”。
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:0570-3617271
客服咨询电话:0570-3617212
地址:浙江省衢州市衢化文昌路62号
公交路线:公交路线:K1路、102路、103路、 18路均可直达巨化生活区或巨化滨五区下车